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京鸿小说网

第13章

〔4〕“漏鞍”

鞍是圆形的酒器,汉代桓宽《盐铁论·本议》有“川源不能实漏鞍”

的话;后人常用“漏鞍”

以比喻利权外溢。

游光

我爱看“变戏法”

他们是走江湖的,所以各处的戏法都一样。

为了敛钱,一定有两种必要的东西:一只黑熊,一个小孩子。

黑熊饿得真瘦,几乎连动弹的力气也快没有了。

自然,这是不能使它强壮的,因为一强壮,就不能驾驭。

现在是半死不活,却还要用铁圈穿了鼻子,再用索子牵着做戏。

有时给吃一点东西,是一小块水泡的馒头皮,但还将勺子擎得高高的,要它站起来,伸头张嘴,许多工夫才得落肚,而变戏法的则因此集了一些钱。

这熊的来源,中国没有人提到过。

据西洋人的调查,说是从小时候,由山里捉来的;大的不能用,因为一大,就总改不了野性。

但虽是小的,也还须“训练”

,这“训练”

的方法,是“打”

和“饿”

;而后来,则是因虐待而死亡。

我以为这话是的确的,我们看它还在活着做戏的时候,就瘪得连熊气息也没有了,有些地方,竟称之为“狗熊”

,其被蔑视至于如此。

孩子在场面上也要吃苦,或者大人踏在他肚子上,或者将他的两手扭过来,他就显出很苦楚,很为难,很吃重的相貌,要看客解救。

六个,五个,再四个,三个……而变戏法的就又集了一些钱。

他自然也曾经训练过,这苦痛是装出来的,和大人串通的勾当,不过也无碍于赚钱。

下午敲锣开场,这样的做到夜,收场,看客走散,有化了钱的,有终于不化钱的。

每当收场,我一面走,一面想:两种生财家伙,一种是要被虐待至死的,再寻幼小的来;一种是大了之后,另寻一个小孩子和一只小熊,仍旧来变照样的戏法。

事情真是简单得很,想一下,就好像令人索然无味。

然而我还是常常看。

此外叫我看什么呢,诸君?

十月一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月四日《申报·自由谈》。

丰之余

两三月前,报上好像登过一条新闻,说有一个卖报的孩子,踏上电车的踏脚去取报钱,误踹住了一个下来的客人的衣角,那人大怒,用力一推,孩子跌入车下,电车又刚刚走动,一时停不住,把孩子碾死了。

相邻小说
ABO:我家夫人太暴力  我即是虫群  呐喊  娱乐圈之复仇[重生GL]  汉文学史纲要  孤身走我路  阿Q正传  朝花夕拾  柏棺+波洛圣诞探案记  007系列之巴巴罗萨来客  穿成反派带球白莲花  集外集拾遗补编  沉睡的森林  而己集  低调少奶奶  古籍序跋集  纯粹感性批判  我养大了病弱反派大佬    青梅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