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京鸿小说网

第20章

所以现在能够实行的,我以为是(一)制定罗马字拼音(赵元任〔4〕的太繁,用不来的);(二)做更浅显的白话文,采用较普通的方言,姑且算是向大众语去的作品,至于思想,那不消说,该是“进步”

的;(三)仍要支持欧化文法,当作一种后备。

还有一层,是文言的保护者,现在也有打了大众语的旗子的了,他一方面,是立论极高,使大众语悬空,做不得;别一方面,借此攻击他当面的大敌——白话。

这一点也须注意的。

要不然,我们就会自己缴了自己的械。

专此布复,即颂时绥。

迅上。

八月二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上海《社会月报》第一卷第三期。

一九三四年五月,汪懋祖在南京《时代公论》周刊第一一○号发表《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一文,鼓吹文言,提倡读经。

当时吴研因在南京、上海报纸同时发表《驳小学参教文言中学读孟子》一文,加以反驳。

于是在文化界展开了关于文言与白话的论战。

同年六月十八、十九日《申报·自由谈》先后刊出了陈子展的《文言——白话——大众语》和陈望道的《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二文,提出了有关语文改革的大众语问题;随后各报刊陆续发表不少文章,展开了关于大众语问题的讨论。

七月二十五日,当时《社会月报》编者曹聚仁发出一封征求关于大众语的意见的信,信中提出五个问题:“一、大众语文的运动,当然继承着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而来的;究竟在现在,有没有划分新阶段,提倡大众语的必要?二、白话文运动为什么会停滞下来?为什么新文人(五四运动以后的文人)隐隐都有复古的倾向?三、白话文成为特殊阶级(知识分子)的独占工具,和一般民众并不发生关涉;究竟如何方能使白话文成为大众的工具?四、大众语文的建设,还是先定了标准的一元国语,逐渐推广,使方言渐渐消灭?还是先就各大区的方言,建设多元的大众语文,逐渐集中以造成一元的国语?五、大众语文的作品,用什么方式去写成?民众所惯用的方式,我们如何弃取?”

鲁迅这一篇虽分五点作答,但并不针对曹聚仁来信所提的问题。

他在同年七月二十九日致曹聚仁的另一信中曾针对这五个问题作了答复(见《鲁迅书信集》)。

〔2〕曹聚仁(1900—1972)浙江浦江人,作家,曾任暨南大学教授和《涛声》周刊主编。

〔3〕罗马字拼音泛指用拉丁字母(即罗马字母)拼音。

一九二八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当时称大学院,蔡元培任院长)公布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这个文字改革方案由“国语罗马字研究委员会”

的部分会员及刘复等人制定,赵元任是主要制作人。

这种方案用拼法变化表示声调,有繁细的拼调规则,比较难学。

一九三一年,吴玉章等又拟定了“拉丁化新文字”

,它不标声调,比较简单;一九三三年起各地相继成立各种团体,进行推广。

〔4〕赵元任江苏武进人,语言学家。

历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专任研究员。

著有《现代英语之研究》、《国语罗马字常用字表》等。

韦君素园〔2〕之墓。

君以一九又二年六月十八日生,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卒。

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

文苑失英,明者永悼。

相邻小说
集外集拾遗补编  穿成反派带球白莲花  低调少奶奶  纯粹感性批判  阿Q正传  朝花夕拾  007系列之巴巴罗萨来客  准风月谈  古籍序跋集    重生八零:长嫂嫁进门  而己集  沉睡的森林  呐喊  汉文学史纲要  ABO:我家夫人太暴力  我即是虫群  柏棺+波洛圣诞探案记  青梅渴口  孤身走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