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首轮放映到一月三日结束,第二轮放映的影院还在等着,但这些影院要求延长到一月十日,就是因为这部电影赚钱。
京城新影联公司负责影片在京城地区的发行,他们本来预计《大腕的葬礼》在京城的总票房会超过一千万。
现在他们提高了预期,认为影片在京城的票房至少超过一千五百万。
这是实打实的票房,好梦公司没有采用包场的手段抬高票房,观众进影院是冲着电影去的,不是上面摊派的任务。
当然,这不是说《大腕的葬礼》就能像《生死抉择》那样票房过亿了。
首先,《大腕的葬礼》在全国各大影院的排片率不高。
在京城或许火爆,但在其他城市不容乐观,没有上面的支持,就拿不到高的排片率。
其次,这部电影上映的时间有限,只有一个半月,不可能放映四五个月。
再者说,没有单位包场,很难做到场场爆满。
所以,想要达到《生死抉择》那样过亿的票房不太现实,按照好梦公司内部的估算,《大腕的葬礼》国内票房应该在四千万左右。
如果没有盗版的话,票房有可能超过六千万。
这么火爆的开局让冯小刚颇为兴奋,他正带着演员在南方的城市做宣传。
他们一路宣传,和观众见面交流,影片在观众中的口碑普遍不错。
有观众觉得这部电影不像其他贺岁片,笑一笑就忘了,而是给人触动,把葬礼变成喜剧,强烈的反差具有戏剧效果,葬礼变成广告招商,让人感到新鲜有趣。
还有观众认为影片带有黑色幽默,借助精神病人之口说出网站、房地产就是烧钱,讽刺了社会上很多可笑的事儿,很多可笑的人。
电影中的台词成为了当下的流行语,比如“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不少影评人一反常态,没有一窝风的批评冯小刚的新片,而是给予了肯定。
有影评人认为《大腕的葬礼》有强烈的时代感,这部电影承载了许多的社会内容,对社会现状进行了一次揭露和批判,剧情看似荒诞,其实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腕儿”这个词汇在旧社会是土匪的黑话。
如今已经走向歌坛、影坛、体坛,甚至是政坛,不仅是荣耀的象征,还是金钱、利益和权利的结合,成名立腕成了一种追求和时尚。
电影正是借助大众对于大腕的追捧,讲述了这个让人啼笑皆非和深思的故事。
有赞扬就有批评。
有的影评人重点批评了影片中无处不在的植入广告,这的确是令人诟病的地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死循环 快穿之打倒白莲花 捡到的夫君是冥王 纨绔被钓日常 风水神医皮剑青 御佛 我欲成仙 女主崩成了反派[快穿] 系统之我在后宫当圣母 灵异惊魂笔录 你是死亡背后的流星 误染相思 风起时 无法不爱 浮花尽 八零小辣媳:我家大佬有金矿 财迷农女忙赚钱 载浮沉 全师门就我一个普通人 传闻中的二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