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成为冯承乾推动立宪工作的主要助手。
只是,冯承乾没有闭门造车。
他在一九二零年才提出立宪,而不是在一九一八年、也就是回国的时候就提出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在一九一八年的时候,中国的民族企业还不够强大,而经过两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出现了第一批民族资本家,而且这些人都是变革的获益者,自然会全力拥护变革。
正是如此,立宪成为了中国民族资本家的盛宴。
显然,冯承乾不想走俄国那条路,因为在他的时代,看似强大的红色俄国在存在了七十多年后就分崩离析了,而那些被布尔什维克看成邪恶帝国的国家,不但存在了下去,还变得更加强大。
这其中,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
也许,在二十世纪初,西方的民主政治还不够健全,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民主政治带来的好处。可是有一点不可否认,这就是,历史已经证明,民主政治的适应力与生命力都更加强大,而且民主政治本身也在随着经济发展而进步,最终达到为所有人服务的程度。
中国要想强大,就得走民主这条道路。
只是,在最初阶段,绝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真正的民主。说得直接一些,在所有人都明白&ldo;民主&rdo;的含义之前,民主只存在于一个较小
的范围之内,只有恰当的利用民主,中国才能发展壮大。
此时,中国的民主就只限于民族资本家的范畴之内。
不管资本家是不是在录削工人,必须承认的是,正是这些民族资本家,在不遗余力的推动中国实现工业化。
也就是说,在短期内,民族资本家是中国发展的主要动力。
正是如此,在制定临时宪法的时候,冯承乾才向全国的民族资本家发出邀请,让他们进言进策,共同制订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到一九二零年六月,已有一千多名民族资本家参与进来。
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的精华、也是中国的脊粱。中国能否建立起民主制度,能否在短期内发展壮大,就得看他们了。
当然,冯承乾此举也引来了不小的非议。
别忘了,在几年前,商人还在社会的最低层。在老百姓看来,只有其他路都走不通的时候才会去经商。现在,商人一下成为了国家的骨干力量,而且参与到了关系到国家根本的立宪工作中来,自然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前清的遗老遗少满大街的是,社会变革夺走了这些人的既得利益,他们自然会对新生事物产生抵触情绪。
在冯承乾集中力量搞立宪工作的时候,北伐战争开始了。
一九二零年五月,中央军首先进军西北。
当时,吴铁生还在紫禁城外的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誓师仪式,引来数十万有志青年报名参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竹马谋妻之弃女嫡妃难休夫 草长莺飞鲲而肥 重生之美人误我 沙雕兄妹,综艺爆红 农女红豆 重生后我盘了豪门老总 [足球]反系统 大猫统领的心尖宠 我们好好的来谈场恋爱吧! 梅雨时节 说好的互掐呢,发什么狗粮?摔! 我真的只把女主当女儿 知意 报告王爷:您的小心肝又撒娇了 星际炮灰养崽日常 时空酒馆 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上虞歌 元尊 佛系鬼母要吃素